鐵路貨運向現代物流業拓展的思路及對策
1.要建立與物流業相適應的運輸組織體系
要以安全、快捷、準時、方便為原則,對現有運輸組織體系進行優化,由粗放式管理向集約式管理轉化。例如:在安全上,要全力保證所運輸貨物的安全,并建立合理快速的賠償機制,對客戶發生的以外損失,能夠即使予以賠償,打造鐵路良好的信譽等。
2.要建立網絡化的物流組織
鐵路貨運部門應按物流原理和貨主需求擴展業務范圍,延伸其運輸品、豐富完善其服務功能,使鐵路貨運業務向更高層次的物流網絡轉化。 (1)建立物流中心。
(2)各哈爾濱物流公司中心要以資本或業務為紐帶,把依附的延伸服務企業和短途運輸企業進行整合和重組,形成合力。
(3)對各物流中心進行集中和聯合,以現代企業制度為模式,組成大型物流企業集團,形成高度集中、協調運轉的全國性、規?;锪骶W絡,以適應物流業集中化的要求。
(4)要與海運、空運、公路等運輸方式建立協作關系,互惠互利,建立多種運輸有機結合的運輸體系,實現多式聯運和門到門服務,共同建造現代物流服務。
3.立足現有資源,拓展服務業務,積極變革轉型 鐵路目前的貨運流程為:托運人與鐵路簽訂貨物運輸合同,車站在哈爾濱貨運公司合同上簽訂貨物搬入或裝車日期,貨物裝車后鐵路運輸至到站交付。鐵路與客戶簽訂的貨運合同一般有三種:形式:即整車大宗貨物貨運合同;其他整車貨物貨運合同;零擔貨物和經集裝箱運輸的貨物貨運合同。 鐵路開展物流服務第一步就應以運輸合同內容為切入點、拓展服務業務。服務包括貨代公司在發貨點負責托運受理、上門服務、上門接貨、代辦托運手續、計算費用,以及開展為客戶辦理包裝、流通加工、保管、進行分揀和配送等業務。進一步發展后,向上可延伸到市場調查與預測,向下延伸到物流咨詢、物流方案規劃也制作、物流系統設計等。
4.與貨主建立戰略伙伴關系
現代物流強調“以客戶為中心,滿足客戶需求”,要求鐵路貨物運輸企業與背景企業結成戰略伙伴關系的建立,一方面可以使貨主企業減少物流經營成本,有穩定的物流支持保障系統;另一方面可以使鐵路運輸企業有穩定可靠的貨源保證,降低經營風險。因此,鐵路與貨主企業建立戰略伙伴關系十分必要。為保證
鐵路與貨主戰略聯盟實現“雙贏”,可以通過互聯網或者是局域網對接實現信息共享。同時,要保持長期的“雙贏”關系,對合作雙方進行激勵是非常重要的。鐵路在日常運輸組織中,在運輸計劃,運力配置等方面應給予合作伙伴優先保證。對合作伙伴集港裝船、搶市場、趕季節等有特殊要求的貨物,應給予特殊的運輸優惠政策。
5.整合現有資源,開展綜合性服務,向第三方物流企業發展 (1)發揮貨運站作為物流結點的功能。 在開展物流服務、完成第一步轉變的基礎上,應重點轉向改革傳統的貨運站和貨場的管理,將鐵路貨運作業、裝卸、包裝、保管、倉儲、流通加工、配送等業務進行整合,將單一的、各自分散的、斷續的業務整合成全程優化的各環節之間無縫銜接的完整的供應鏈系統,確定每個系統貨場、貨運站的物流服務特性。 (2)重視信息化建設。
物流的信息化是指商品代碼和數據的建立、運輸網絡合理化、銷售網絡合理化、物流中心管理電子化、電子商務和物品條碼技術應用等。當前,鐵路首要的是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建設統一綜合的鐵路貨運物流化經營管理信息系統,提供一個經濟運行的工具和平臺,形成一個具網上交易、物品追蹤查詢、密約提取、倉儲管理、個性化服務、電子支付、客戶管理、代理商管理等功能的一體化物流電子商務平臺,使鐵路貨運資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享,有效地提高資源的利用率。 (3)人才的引進和培養。
針對目前鐵路物流人才匱乏,管理水平較低的突出問題,鐵路企業在這方面要有自己的計劃和目標,要營造吸引物流人才的氛圍和機制,在實踐中有意識地通過長期培養和短期培訓,學校培養和在職培訓等多種方式,加強物流業務及外運、外語、海關、商檢等相關業務的培訓,吸納一批精通運輸、倉儲業務,善于運用現代信息手段,深諳物流運作規律的人才,建設好自己的物流專業隊伍。
總之,順應社會市場經濟發展的良好環境,抓住現代物流發展的有利機遇,掌握WTO貿易的游戲規則,準確定位、揚長避短,既要競爭,又要合作,靈活多變,不斷創新,是鐵路貨運向現代物流業拓展,并推動我國全行業蓬勃發展的有效途徑。